以大學當作我小時候與長大人的分水嶺。小時候,我並不是一個能夠享受閱讀的人;對我而言,讀書無關享受,而是盡學生本分。

 

我們家有許多藏書,主購者是我母親,但是那些都不是我喜歡的種類,它們頂多屬於供應課業需要的工具書。應付課業是我無法享受閱讀的原因之一,一來面對學校課業與人際關係已佔去我大半時間,二來我當時還不知道閱讀竟然可以帶領我找到自己。因此,即使我假日有時間,不是在家,就是在補習或是在學校這些有朋友的地方。書店是需要文具時才會排進的行程。

 

脫離學校體制的頭三年是我人生最混亂的時期,卻也是我從此喜歡上書店的契機。當時在台北為了準備考研究所,每天扛著磚頭書在補習班與打工的地方兩邊跑,有時候讀了一整天的磚頭書,真的很想喘口氣,於是就近往金石堂跑,常常一不注意就地而坐了三、四個小時,起身時身體痠痛,但是心靈感覺好滿足。我在那段時光裡發現將自己從現實世界的時間與責任裡抽離出來,沉浸在小說的人物心理與故事背景裡的樂趣。

 

閱讀不只讓我自由,讓我得到勇氣,更讓我得以建構「自己」。以一個對閱讀還談不上有興趣的孩子而言,一處擺設著上百種類書籍的舒適空間多少有助於增長翻書興致。孩子的思想還很有可塑性,任何媒介都可能成為他們將來認知這個世界的主要工具;而在所有媒介裡,閱讀是相對單純卻又豐富的認知工具。只是網路書店興起之後,實體連鎖書店經營開始面臨挑戰,更別提我們這一代對獨立書店幾乎沒有印象。

 

現在住台中,住家附近唯一的書店在幾年前不再掛新學友的牌,甚至已經在今年初清倉拍賣結束經營。它本來是我們漫步六分鐘就可以走到的書局,雖然書量不多,但是走進去可以讓你大略知道近來銷量最好的書,二樓還有木地板,每次走進去都會看到一些安靜坐在那兒的孩子,你知道他們已經在書裡找到樂趣。只是這些情景已一去不復返了。

 

隨著經濟發展,台灣不知不覺成為一個物資充斥的社會,生活開始為二手物品所困擾,大量的書籍是其中之一,這些書籍的下場若不是被主婦塞進家裡儲物間,就是整套綑起來送往舊書攤,或是搬去回收場秤斤論兩換零錢。然隨著物價高漲,消費開始斤斤計較,於是二手書店(如茉莉二手書店)也逐漸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購書通路。

 

其實這是很好的發展。我想每個物品、每本書、甚至每支筆,只要它們還完整、還能閱讀、還能使用,它們就還保有它們的靈魂。二手書店是一種趨勢,它的經營不只是從賣新書當中獲利,還能夠為舊書找到下一個主人;它的存在不只是提供新知,也提供經典;它不只是一家書店,它甚至是一處在步伐快速的社會裡能讓人不自覺慢下腳步、喘口氣的空間。

 

其實二手書店的原型是舊書攤吧,如果能夠透過政府補助,轉型成為社區二手書店,提供簡單的餐飲與舒適的空間,相信不久就會成為促進社區感情、提升學習素質、老青少皆宜的最佳場所。比起蓋學校或圖書館或經營書店,舊書攤轉型為二手書店的成本相對低廉許多吧?

 

 

書店記憶徵文-8.31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書店記憶
    全站熱搜

    穗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