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太多了.jpg  

 

現在出版一本書的門檻好像比過去愈來愈低,不過一本書可以幫助多少人解決問題才是作者真正了不起的地方。這本書的作者真是佛心來著,他嘗試將居家收納的理由具體化,並針對居家每一個空間的提供大方向的收納管理原則,幫助讀者一步一步找回屬於那份失去以久的────的感覺。

 

全書不到三分之一是理論,其他是實際的執行與辦法。理論的部分,屬一般人在家堆積愈來愈多雜物,放任居家環境愈來愈雜亂的十個藉口最為精采:

 

藉口1 有一天我可能會用到它

藉口2 這個東西太重要了,不能丟!

藉口3 我不能丟掉──它很貴的!

藉口4 我的房子太小了

藉口5 我沒有時間

藉口6 我不知道怎麼會變成這樣

藉口7 這不是什麼問題,只不過我先生/太太/孩子覺得是

藉口8 這不是我的

藉口9 這實在太令人不知所措了

藉口10 請讀者自行填空

 

朵卡室內設計藝術總監的邱柏洲在推薦序裡說,在某個程度上,我們都是「蒐集狂」,想要完成自己心中的博物館;但是,濫收或只收卻不好好藏的結果,不是找不到東西,就是物滿為患,正如同作者所言:「你擁有的東西,到頭來反而擁有了你」。如果「蒐集狂」是一種病,那麼以上九項藉口,甚至是自己想出來的就是症頭了吧。

 

關於實際的執行與辦法,是有步驟的。除了開始處理表面的雜物,還要嘗試與家人溝通協調,達成共識,然後才能一步一步地,針對居家每一個空間,每一個角落進行大清倉,大改造。書中針對每一個空間提出大方向的收納管理原則:

 

主臥室──家具,衣服可以留下來,其他一概出清

小孩房──帶領孩子認識「給予」的觀念

起居室與客廳──尊重回憶卻不製造雜亂

家庭辦公室──為不同的文件規劃「區域」

廚房──離開前請清理乾淨

餐廳──將需要的物品就近放置

浴室──將空間保持乾淨清爽

車庫,地下室與儲藏室──精簡物品數量

 

很明顯地,這是一本邊咀嚼邊應用的書。他讓讀者如我湧現出許多動力以面對自己再也無法忍受的一屋子雜亂。我們大可把理論視為強化執行的動機,然真正的實踐與維持端靠我們自己。尚未認識這本書之前,針對居家收納已經有初步行動;認識這本書之後,我不禁為自己原本就有的某些理念與他的不謀而合感到欣喜。每天花十分鐘的時間,家中的雜物不但出清了不少,引起心裡煩悶的雜念也出清了不少

 

其實這本書隱含著作者想要提供「怎樣生活會更好」的概念,大有鼓勵反璞歸真的味道。在這個物資不虞匱乏的時代,我們「擁有」,是因為我們/它們值得:我購物不但是為了犒賞自己,也是為了投資自己,提高自己的價值;況且那個東西放久了,時間自然會彰顯它的價值。曾幾何時,當我們擁有得愈來愈多,反而愈來愈迷網,看不清什麼是真正需要的,什麼是真正重要的。

 

當我們找不到東西的次數提高了,或是待在家裡再也無法獲得平靜了,或是很久沒有邀請親朋好友來家裡餐敘了,也許是整頓居家環境的時候囉。

 

 

 

2011.09.29補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穗波 的頭像
    穗波

    穗波的日記

    穗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