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察覺自己有變懶散的跡象,大概是體重上升或是家裡雜物增加了。
執行斷捨離告一段落有感:
一、如果不狠下心來捨棄雜物,它們可能沉重得讓你心有旁騖。
二、收拾雜物的過程如同甩肉的過程,剛開始很辛苦,但是會愈來愈輕鬆,體態愈來愈輕盈就是最好的回報。
三、將雜物各得其所地收進收納箱,視覺上好不享受啊。但有些是一時不知如何歸類的「雜物中的雜物」,就像人生中有些經歷你不知該如何定義,你也還不知該如何跟它說再見,那就先收入名為「不知該何去何從」的收納箱吧。(只允許「一個」收納箱喔!)
人對自己經手收拾過的空間會有感情,你善待她,她也會善待你。之前可能提過類似的概念:擁有的代價所費不貲,你擁有一個包,就要定期給它上油保養,至少不要讓它常常淋雨;你擁有一台車,也要定期給它進保養廠,輪胎電瓶該換的都省不得;你擁有一間房,也要花時間收拾整修,畢竟房子是給人住而不是給雜物住的。
可是在所有能夠被擁有的東西裡,什麼是我們擁有得愈久就愈幸福?
我覺得是健康,其他都是附加。
曾經寫過一段話:「人哪,好像難以揮別原本擁有的──家中的雜物如此,身上的贅肉如此,心裡的陰霾亦如是。」類似所謂身心靈的淨化,當我們開始面對家裡的雜物,或是身上的贅肉,或是內心的陰霾,只要其中之一就好,其他的部分似乎也連帶被整理了。
一旦騰出了多餘空間,才能容納新的人事物。你想要第二人生?就從出清雜物/運動減肥/與自己對話開始。
2/5,父子倆一個站高高擦燈飾,一個拿著垃圾袋在下面遞/撿髒紙巾。
2/8,客廳電視區收拾後。
用餐區收拾後。
2/9,客廳電腦區收拾後。
2/10,書房收拾前。
2/15,書房收拾後。
童書與玩具區收拾後。
2014.02.22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