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以後回頭看都是很瑣碎的小事,但是在當下這些小事造成內心的感動是如此巨大而真實。

 

希望這些感動被自己好好記錄下來,並能夠感動未來不同時期的自己。

 

◆◆◆◆◆◆

 

年關將近,我決定換個牙醫。

 

我一直很怕看牙醫。記得小時候有一次被一個牙醫和三四個大人壓在手術檯上,被迫張開嘴巴固定四肢,我怎麼大叫大喊都沒有用,我急於掙脫還咬了其中一個人。但是這畫面的之前或之後,誰帶我去看牙醫或怎麼離開手術檯的,我都已經不記得了。

 

想想,這段記憶被講了那麼多次,反倒變得不太真實。也許這只是我其中一個噩夢場景?但有可能夢裡太驚悚而導致現實的恐慌嗎?或許正由於夢裡與現實最直接的鏈結就是我們的情緒,當情緒被放太大會導致夢境與現實不分?

 

至少我至今依舊相信那是真的,而且那造成我不小的心理陰影。長大後即使牙痛了,我都還是不看牙醫,非得要痛到不行,我才不情願地去。反正我不是那種半年一到就乖乖去診所跟牙醫相見歡的人啦。

 

不過我與牙醫之間也不是沒有美好回憶。到目前為止牙齒抽了一次神經,那一次整個把那顆爛牙拔掉,要換上符合我牙齒顏色的陶瓷牙套時,牙醫拿著一排從亮白到乳白到微黃到很黃的色卡來跟我的牙齒比對顏色,她發現我的牙齒在她色卡上的中間值偏白色那邊很多,然後她說她的病人少有那麼白的牙齒。雖然這是我自己有乖乖刷牙的結果,但心裡就是忍不住竊喜。

 

懷孕與哺乳時最怕母體攝取鈣質鐵質不足,不僅影響到孩子的健康也影響到自己的健康。肚子大了上牙醫的手術檯不只不太方便,我也擔心無名的恐懼會透過荷爾蒙傳遞給孩子,於是在肚子還沒大之前就去看牙醫,那時候牙齒狀況證明我母體鈣質攝取量還可以。

 

但是後來我就沒有再走進去了。

 

也就是說,從兒子出生之前,一直到上個月底,差不多有三年沒去看牙醫了。即便張小勛從一歲半開始半年一次的塗氟,都是我自己帶他去的,我也從來沒想過「順便」檢查一下自己的牙齒。

 

面對牙醫油然而生的戒心,來自於害怕被錯誤對待的恐懼。

 

但不是每一個牙醫都是那樣的。你一定要這樣對自己說,否則你已經很疼的牙就沒救了。

 

那麼多年沒看,好像牙齒的生死與自己無關。受最近看的書籍與電影的影響──當然最大的原因是牙齒真的很痛了──我決定換個牙醫,好好面對自己的恐懼。

 

高工路上的美邦牙醫真的很不錯。初次見面,那名牙醫當然要做初次診斷,告訴我牙齒有什麼狀況,屆時可能會做什麼處理。這牙醫講話斯文溫吞有條理,在他面前張開嘴巴沒有以往那麼恐懼。我忍不住跟他說:我很久沒有進牙醫診所了。他說:「不會吧,你牙齒很多地方都有補,雖然都集中在幾個地方,但是這應該可以證明你很習慣看牙醫吧。

 

然後,我就忍不住把我心裡藏了十幾年的恐懼說出來了。

 

「嗯那個,對我來說,看牙醫就好像上死刑台一樣…」

 

護士距離我比較近,她立刻笑出聲;而牙醫愣了一下,我聽見他幾聲無奈的乾笑,之後就開始幫我洗牙。

 

喔,我說了!我竟然把這個秘密說出來了!

 

但是對象竟然是讓我開始對牙醫有好感的這位牙醫先生。(羞愧撞牆)

 

不知他是否大受打擊,後來兩次約診,也就是真正要處理我的蛀牙的並不是這位牙醫,而是另一名年輕的女牙醫。她講話也是輕聲細語,但是動作很俐落乾淨。雖然手術過程我還是用右手指甲用力蹂躪了我的左手背以減緩我的恐懼,但是牙齒最後在很短的時間內被處理好也證明我又戰勝了我的恐懼。(鞭炮灑花轉圈)

 

◆◆◆◆◆◆

 

對我而言,只要一次不放牙醫鴿子,就等於一次精神上的勝利。

 

現在每當我看著牙醫診所給我的約診卡,我都覺得那就像是頒給我的勇氣徽章一樣。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恐懼
    全站熱搜

    穗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