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陣子翻閱商周看見有篇文章標題「我們」的背後,發現周遭不少朋友的父母就犯了文中類似的毛病。我同意王浩威醫師說的「成為父母是世上最偉大的投入」,只是當孩子年紀漸長日漸獨立,父母卻沒有試著找回自我進而成就自我,那對彼此來說親子關係將成為名符其實的折磨。

 

父母投注心力在兒女身上是必要的,不只是孩子的教育不能等,也不只是孩子的童年不能重來,而是作為父母既然生下孩子就要供給他們生活必需。孩子的生活必需,就我的定義是:(一)對生理有益的營養食物,(二)對心理有益的玩樂學習,(三)主要照顧者如定錨般讓孩子安心的持續陪伴。當然其中的頻率與多寡,全賴父母自己斟酌。

 

可是為人父母input(滿足孩子的需求)不一定等於output(孩子令人滿意的表現),但不是要說服父母從此打住不再努力扮演父母的角色,而是我們必須知道努力不一定會馬上有成果,或說努力也許會讓我們得到意外收穫。如果總是期望投入後成果立竿見影,那不意外做父母會做得很辛苦,但這份辛苦不是孩子帶來的,而是自己過分的期望換來的,更何況父母不一定給對東西,勉強孩子達成期望豈止奢求。

 

父母沒有錯過孩子的成長很棒,但父母必須專注於陪伴,非必要絕對不提供協助,至於「必要」的認定還是要父母自己判斷。我想只要父母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時機一到他能自己來的事情都會堅持自己來。剛開始放手給他做,他可能還會有依賴心;而我也不那麼堅持都要他自己做,總覺得他的依賴只是撒嬌。偶一為之的撒嬌對我來說是可愛的,他只是想重溫兩人一起做某件事的親密感;不過我還是會告訴他,很多事到了學校就沒有人會幫他。因此當他開始說「我自己來就好,不需要你幫忙」,聽在我耳裡真的是備感欣慰。

 

父母疼愛孩子是一回事,但不能忘了養育孩子最終要放手讓孩子成為一個真正獨立的人。不管孩子做得好或不好,只要他想要自己拿餐具吃飯拿杯子喝水就讓他自己來,他想要自己穿衣穿鞋就讓他自己來,否則孩子被父母服務久了很容易將父母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他不會的也不練習,會的也不想做。放手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與父母雙方皆能意識到,孩子的成就由他自己追求,父母不應過度干預。

 

父母是孩子的監護人,但孩子不是父母的資產。子女的成就不等於父母的成就,如果孩子很有成就我會覺得與有榮焉,如果他很平凡我會覺得平安快樂就好,至少我目前還是這麼認為。傳統華人家庭觀念重,父母經常在親友面前將孩子的事拿來說嘴,好的也說壞的也說,一個人講自己的孩子,另一個人也講自己的孩子,本來單純的敘述因有了對照而產生比較,最可怕的是還在小孩面前說,不管是客套還是真心都可能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拿成就一件事情來說,你希望孩子的意志在你之前或是在你之後?假設學校舉辦演講比賽,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參加而且得獎,可是孩子(不管有無表明)沒有興趣,卻因為不想讓父母失望所以參加了。由於孩子沒有興趣,因此是勉強自己參賽,沒得獎然後父母失望;但也有可能孩子能力恰好滿足比賽要求,得獎了滿足父母期望,然後父母開始拿「有天賦不要浪費」這理由要求孩子參加比賽。這一次又一次的要求導致孩子的意志總是在父母之後,久而久之會發現孩子做任何事似乎都興趣缺缺,父母總是得一次又一次地要求孩子,否則他自己壓根兒不想要去做。

 

如果你想要孩子的意志在你之前,那就不要強求孩子滿足父母的期望。不是父母覺得好的套用在孩子身上就是好,還是要在生活中觀察並滿足孩子的興趣。如果希望孩子喜歡閱讀,那就多唸書給孩子聽,剛開始以孩子有興趣的主題為重,然後再以該主題慢慢擴充內容。如果覺得運動對孩子很重要,那成天都讓孩子窩在家裡是沒用的,一定要每天出門給陽光洗禮,散步去公園做體操傳接球你跑我追,這種肉腳程度的運動誰都會,就甭說沒辦法帶孩子喜歡上運動了。

 

印象中我小學三年級之後放學回到家都會自動自發地先寫完功課再玩,從小到大學業表現雖說都很普通,但至少一路都公立學校,為父母減輕負擔是我一直很自豪的事。即使現在每天都唸書給兒子聽,我還是很怕他以後不愛唸書,希望能夠在他進入學校體制之前就讓他明白,學習是他個人的責任,而成就會使人生更快樂,如有困難父母也只能輔助,不論是學習成果或是其他成就,都必須靠他自己持續的興趣探索與自我要求才能獲得。

 

「我們」二字的背後, 父母是孩子人生成就的助力,而不是主力。有熱情就有動力,也就無須給孩子壓力;孩子沒有熱情,父母也別再強求以免傷了彼此感情。

 

 

 

2014.02.14完成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親子關係
    全站熱搜

    穗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