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0681_845503852142599_709742930_n   

3/21三歲十一個月又十三天,他很愛轉這個彩球機,這是我和孩子的爸一致同意很想丟但是不能丟的玩具=_=。

 

出門在外物質誘惑多,家長的態度就顯得格外重要。

 

────────────────────

 

玩具的主人是誰?

 

老闆或小朋友帶出門的,就都不是自己的;如果不是花錢買回家,就要經過別人同意借才能玩。

 

公共場所的玩具,就是輪流與共享;個人所有的玩具,就是交換與有借有還。

 

小孩想要,大人就買給你?

 

購買是基於需要,而不是想要。媽媽可能會每天買菜,但不會每天都買多多糖果餅乾,因為如果餐餐吃飽,肚子裡也裝不下這些零食。

 

我會避免在他生心理狀態不佳的時候出入有陳列玩具的場所,因為連大人都經常無法抵抗物質欲望了更何況是小孩。

 

一人一個,解決紛爭?

 

家裡有幾個手足就買幾個一模一樣的玩具,短時間可以解決搶奪的紛爭,可實際上無法培養他們學習分配與共享資源,尤其並不是每個家庭都有能力負擔得起一定物質的供給。

 

會買玩具,但是特別的節日才有,就像聖誕節來臨時聖誕老人才會送禮物,平常日子祂不會送禮物給小朋友啊。

 

不借玩具就是小氣?

 

每個玩具都是小孩的心肝寶貝,就像大人擁有的車子包包鞋子項鍊。小孩信任你才借給你,根本原因是信任問題。只有幾面之緣,他看你順眼決定借不借;如果你曾經未經過同意就拿走他的玩具,之後他更不願意借給你。

 

這不是親子之間的權力鬥爭,而是純粹害怕玩具回不了家。

 

為了捍衛物權而大發脾氣?

 

看孩子執著的重點是什麼:(一)別人沒有經過同意就拿自己的玩具?那就請那個小朋友一起練習怎麼詢問玩具的主人。或是(二)別人沒有經過同意就拿孩子朋友的玩具?那就請跟他說剛才別人已經問過玩具的主人了,而且也請他先看看玩具的主人有沒有出聲抗議,沒有的話就表示玩具的主人很樂意借玩具啊。

 

怕孩子只顧捍衛物權而犧牲玩樂的樂趣,有時候會說服他不要帶玩具出門。捍衛物權要做到什麼程度,每個小孩都還在學,父母不用把自己逼太緊,小孩沒帶玩具出門一樣可以玩得開心。

 

────────────────────

 

我希望孩子可以像巧克力冒險工廠裡面的小男孩那樣,雖然他們家很窮困,但是他的家人給他滿滿的愛,因此他的心靈並不匱乏。我希望他盡量著重在人與人之間的互助交流,以及個人知識的學習與取得。

 

基本原則是告訴小孩,家裡的空間有限,爸媽的口袋深度也有限。出外看見心動的玩具就給他一點時間研究,但還是堅持立場只在他生日以及聖誕節的時候才有禮物。塞得進家裡的玩具只會讓家裡變得更亂,你(不是父母,就是小孩了)還要花更多的時間整理收拾,但是塞得進腦袋裡的知識才會讓你變得更聰明、更有智慧、反應更快,你只需要多聽、多看、多練習。

 

能夠放進你我腦袋的,才是真正有價值而且又不怕被奪走的禮物。

 

 

 

2014.04.01完成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物質誘惑 物質欲望
    全站熱搜

    穗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