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在國圖借了一本名為自由與不自由的小書,它是一整套書中的其中一冊,全套十一冊專為八歲以上學子所設計,提供孩子哲學思辨的讀物。當初考量張小勛已經快四歲,平常餵養他的精神糧食都是視聽二合一,可是視覺刺激太多似乎有鈍化思考的副作用,慢慢地希望找一些沒有豐富圖畫、沒有視覺刺激、以他聽我說為主來提升他思考與專注力的故事。

 

我記得那本書他很喜歡,出乎我意料地很喜歡。可能是「自由與不自由」唸起來琅琅上口,而且對他來說自由是一個新奇的概念,他剛好處於有疑問就馬上開口要答案的階段,於是就聽得津津有味。這本書裡用很多例子去解釋自由這個抽象的概念,其中一例就是很多人即使知道抽菸對身體不好,可是就因為想要擁有抽菸的自由,所以抽菸。

 

大部分的例子都是以個人自由為出發點,而自由的極限就是當我們危害到自己或是他人的安全。我很想藉此告訴他,追求自由的同時,別忘了保護自己,凡事安全第一。

 

可是我們目前處於一個凡事講求進步的瘋狂世界,每個人都想要將利用手中現有資源將利益最大化。在思考的藝術這本書裡提及:「為什麼理性的人不去訴諸理性?」「身為一個理性的人,每位農夫都試圖要實現自己的最大利益。」「對於農夫來說,多養一條牛,他就有機會多賣一條,可圖的利益就是『正一』。至於多增加一條牛所引起的過度放牧風險,這樣的負面影響就由大家一起埋單。對於個別農夫而言,他所要共同承受的損失,只不過是『負一』的一小部分而已。」(p.92

 

於是每個人都求自由、求進步,求個人的利益最大化,卻沒有人為這片賴以維生的土地著想,久而久之土地便枯竭了!

 

「『公地悲劇』其實是一種很尋常的現象,它最大的錯誤不是出在問題本身,而是出在人類解決這項問題的方法。」「人們祈求透過教育、啟蒙、資訊傳播、社會正義的感召、教宗的詔令,甚至明星的說教等,將公地悲劇給趕出人間。無奈的是,它並不會因此而遠離凡塵。」想要克服公地悲劇,唯一可行的路徑只有兩條:私有化或管理。根據美國生物學家Garrett Hardin的研究,除了上述兩種方法之外,其他方法最終都只會走向沉淪。p.93

 

目前地球很明顯的困境就是各國碳排放量增加導致地球暖化、核廢料管理不當導致輻射汙染、濫墾濫伐濫用地球資源等等。「公地悲劇是Adam Smith主張『看不見的手』的反面。在某些特定情況裡,看不見的手未必會將市場調整到最佳狀態;相反地,它可能會讓市場走向崩潰。」(p.94

 

最近吵得沸沸揚揚的議題,讓我聯想到電影極樂世界(Elysium2013裡的那個世界。當地球資源被消耗殆盡,有錢有權的人搬離已經不適合人居住的地球,他們在極樂世界裡享受沒有疾病、沒有汙染、沒有戰爭的生活,但我想人類製造出來無法分解的垃圾應該還是往地球丟吧;而無法離開地球的窮人病人被機器警察所管理,像核廢料與其它不可分解的垃圾那樣不帶情感地管理著,他們生病只能自求多福,不少人為了救生病的家人鋌而走險,想要「偷渡」至極樂世界,但最後都會被極樂世界的國防部長給送回地球自生自滅。

 

如何能夠在不消耗過多地球資源的前提下,在追求進步與維護環境之間,在享受個體自由與集體安全之間取得平衡,我想每個地球人都必須好好思考並且do something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公地悲劇 Tragedy of commons
    全站熱搜

    穗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