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1(014).jpg   

手上有得忙,才肯坐在安全座椅上。

 

小勛出生至今,我們北上或南下的交通工具都是MARCH。我很排斥帶他長途旅行,每個月除了不得不回台南,我們遠行的次數用兩根手指頭就數得完。因為不同於我詢問過的媽媽,他們的孩子上車之後隨即進入睡眠模式,而他卻是卯足勁找樂子。

 

至今我從未一人搭車帶他北上,但是有帶他搭高鐵南下的經驗,那也是唯一一次我一個人帶他遠行,目的地是高雄左營。五十分鐘不到的車程,後面三十分鐘我都抱著他待在車廂與車廂中間的盥洗區來回晃,否則他就要自己踏上走道四處逛逛。

 

小勛出生時,老媽就帶著他的生辰八字去給萬華的朱媽成命卜館算命。朱媽成命卜館歷史悠久,我們四個姐弟妹出生都是給這個老師算命。在我結婚前夕老媽讓我們姐弟妹看過自己的命,那也是唯一一次。雖然現在已經不記得全部內容,不過當時看了那張紅紙,被算命師講中幾件事,漸漸寧可信其有。小勛的部分,特別提到三歲前不宜遠行。原本不明所以,然將近一年半的時間驗證,每每回台南,車內的情況是小人當道,大人煩躁,作息又要重調,真是頗為頭痛!

 

這可能是我在他小時候模稜兩可的身教所造成的現世報。當他行動能力只有嘴巴亂叫四肢亂揮的時候,我設想他也許很沒有安全感,自己也承受不了他的哭號,於是將他自安全座椅上抱下來,無疑給他一個「只要我不想坐安全座椅,我鬼吼鬼叫就會有人回應」的訊號。大人妥協就是小人得寸進尺的開始啊。

 

當他手愈來愈有力,腳愈來愈能撐起身體,他的自我意識更是變本加厲。尤其在台南公公最常哄他的方式就是開車載他出去兜風,公公車上沒有安全座椅,所以不是讓他坐在公公大腿上就是副駕駛座上,似乎給他一個「我可以坐在前座」的訊號。後來他常常不安於坐在後座,因為他根本不明白為何他不能出現在前座。前後不一致真是教養的最大敗筆啊。

 

當聽不懂人話的孩子在車子行進時不睡覺,又不肯乖乖坐好,該怎麼辦?長途旅行除了一般必備的生活用品,我還會準備幾樣東西:乾糧,水,衛生紙,硬幣,有口袋的褲子,喝完的飲料杯和吸管,放幾張名片的皮夾,無法發話的有電手機,以及空袋子。我們買給他的玩具並不多,剛開始也是會帶著走;後來發現出門刺激多,平日在家裡玩的玩具已不在他的視線內,後來索性不帶,也省了收拾散落一車的玩具。

 

其實這幾樣東西不需要特別準備,就是大人出門身邊多少會有的東西。孩子的掌控欲需要被滿足,所以最好讓他雙手忙個不停。在孩子尚未享用正餐之前踏上旅途最好,車上便有半小時的時間用來吃東西,那麼大人就能享受半小時的寧靜。

 

孩子的創意好像都先發揮於破壞。小勛偶爾還是會撕廣告紙,但是他更愛撕衛生紙;不同於撕紙會狂笑的寶寶小勛會靜靜地將一張張衛生紙撕成滿地白雪。會覺得有點浪費,也有點無言,但是至少大人換得片刻的寧靜。

 

一歲四個月後的小勛已經不再總是把新鮮玩意兒塞嘴裡,所以硬幣也可以成為他的玩物。某天散步給他一塊十元硬幣,因為怕他拿在手裡不知何時會掉,所以順勢塞進他的褲子口袋裡。結果他彎腰看著褲子口袋挖出硬幣,把硬幣握在手上,再緩緩塞進口袋裡,走幾步再彎腰費勁挖出硬幣,如此反覆練習直到他膩。

 

喝完的飲料杯和吸管也可以消磨他的力氣。飲料杯的洞口就那麼一丁點兒大,他很喜歡把吸管拿出來,對準洞口用吸管戳進去,也是反覆練習直到他膩。

 

放幾張名片的皮夾對他有莫名的吸引力。他很愛用他的可愛小手打開皮夾扣,看看每一個夾層有什麼東西,抽出來,再放進去,同樣反覆練習直到他膩。

 

無法發話的手機恰巧省了買玩具手機的錢。他常常看我們講電話,在家會想要玩市話,出門就會想要玩我們的手機。他最想要得到即按即發音的反應,所以只要一支無法發話的手機,他一按一嗶就可以反覆玩一陣子,按到有聲短片更棒。

 

袋子更好玩。如果袋子夠大,他會把眼前看得見的東西一個個全部搜刮放進袋子裡,然後一手提起,一手揮阿揮地跟我說掰掰。剛開始不知道是哪招,後來發現是學我,因為我們常常在出門前為了他不穿褲子而僵持不下,我就會用一招:拿著鑰匙,提起袋子,轉身開門,旋即對他說掰掰!(然後他就會不請自來讓我穿褲子)

 

總之,希望以上run一遍下來,車子已經到達目的地...祝大家快樂出門,平安回家!

 

arrow
arrow

    穗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