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15(006).jpg  

今天小勛的行程不同於平常,去東海三寶媽家和她的二寶交流交流。

 

父母最怕的就是孩子在成長發育期間不按時睡覺了,因為早睡早起有益於健腦和長高,所以如何讓孩子有規律的作息和安穩的睡眠便也成為管教的一部份。但是我們在孩子時間到了還不上床睡覺,被搞得氣呼呼的時候,可能要先想想:孩子在白天的活動量足夠了嗎?

 

嬰幼兒的體力不容小覷,尤其是活蹦亂跳的小男孩兒。以大人而言,不管是耗腦力或費體力都很累,但是如果孩子和書本還不是很麻吉,帶他出門和鄰居聊天,與朋友互動就是最大的認知刺激,這是用腦力的部分;對一個才剛學會走路的學步兒來說,散步的確可以消耗不少體力,可是對會走路已三個月以上的小勛來說則需要更大量的活動,也許是和姐姐玩躲貓貓玩得不時仰頭大笑不已,也許是使出渾身解數來回推椅子十幾分鐘,也許是在安全範圍內爬上爬下動個不停。

 

說真的,一個上午或一個下午都待在室內很難消耗孩子的體力,所以每天的不同時段一定要安排時間出門,讓他走動,也讓我放鬆。但是常常會陷入太遠又太勞累,太近又太無聊的窘境,這是必須拿捏的部分。因為現在媽媽會要求自己煮在家吃,所以近午準備好午餐,或傍晚準備好晚餐,或晚餐吃完就會帶他出門走動。如此一來,除了餐前消耗體力比較開胃之外,入睡也比較沒有障礙。

 

我不可能天天都幫孩子安排出外遊樂,因為消耗他的體力是目的,而不是連我的體力也耗盡了。以我們家小勛而言,有時候帶他在國美館或科博館晃兩三個小時,午睡時間快到了,他就會因為不是在家的環境而延遲午睡,但是終究會因為太累而睡著,甚至多睡一點。如果媽媽還有保留體力,才能把握多出來的空檔做一些事情,太操勞就只能和他一起共枕眠了。

 

因此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在家附近的活動。我覺得定點活動→移動→定點活動→移動→定點活動→移動→定點活動這招對嬰幼兒發洩體力很有助益。至少在學步階段,因為他們需要很多時間慢慢熟悉環境,而記憶環境的變換就是一個很好的認知刺激;定點活動可以讓學步兒伸展四肢,和環境裡的人更加熟悉,是消耗腦力與體力的綜合活動。

 

以我們而言,最近的活動路線大致如下:

(1) 在樓下玩溜滑梯,爬樓梯,和鄰居互動→隔B社區散步→全聯,他推購物車,我採買日用品→回家卸貨,再下樓玩一玩;或是

(2) 在樓下玩溜滑梯,爬樓梯,和鄰居互動隔壁A社區散步,和茶坊老闆互動租書店,他和老闆娘或大姐姐互動,我租書→回家,在樓下玩一玩;或是

(3) 樓下玩溜滑梯,爬樓梯,和鄰居互動市場買蔬果→回家卸貨,再下樓玩一玩→租書店,他和老闆娘或大姐姐互動,我租書→回家,在樓下玩一玩;或是

(4) 在樓下玩溜滑梯,爬樓梯,和鄰居互動→綠園道散步→租書店,他和老闆娘或大姐姐互動,我租書→全聯,他推購物車,我採買日用品→回家卸貨,再下樓玩一玩;或是

(5) 在樓下玩溜滑梯,爬樓梯,和鄰居互動→隔B社區散步→租書店,他和老闆娘或大姐姐互動,我租書→綠園道散步→全聯,他推購物車,我採買日用品→回家卸貨,再下樓玩一玩。

 

總之,移動的起迄點都是家,中間定點隨大人的過濾與需要而變化,隨孩子的體力與精神而調整。等他玩膩了,差不多就是我實踐火車沿途定點之旅的計畫了。

 

 

 

2011.09.18補記

arrow
arrow

    穗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