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09(015).jpg   

打招呼是很瞬間的動作,等我拍到了再說。一歲五個月又一天,在社區頂樓玩耍。

 

小勛一歲前後,有一段不長卻也不短的時間,我們全家都是外食族。

 

身為一個全職媽媽,說出廚藝不精這項短處不僅令自己慚愧,更令小勛難受。在媽媽廚藝尚未進步到天天變出健康美味兼具的料理之前,勉強花時間費力氣換來一餐極簡的飯菜,不諳世事的小勛剛開始還能湊和著吃,後來連他也受不了。

 

看他一碗飯只扒幾口,一邊難過自己工夫不到家,一邊難過他吃不好被餓著,心理壓力愈來愈大,反映在生理是愈來愈食不知味。基於逃避壓力的心理,那段時間我不再下廚,三餐都抱著他走去和便當店的老闆打交道。

 

在那些幾乎每天兩餐外食的日子裡,付出不少便當錢,卻也不是完全沒有收穫。愈來愈多人見識到小勛的可愛,愈來愈多人主動找他玩;小勛和店家愈來愈熟,他愈來愈會認人,看到阿公阿伯阿婆阿姨哥哥姐姐也愈來愈比我先舉手或出聲招呼。

 

我總想,我們在台中的朋友實在不多,如果連我們自己都不常出門,能給小勛的刺激實在有限。雖然聽起來比較像為花錢找藉口,不過用六七十元換得一個便當,其附加價值是讓小勛多一個與他人互動的機會,這樣也不錯。

 

現在只要老闆找錢給我,他就會舉起手表示掰掰了,揮揮手和微微笑儼然成為他的社交必殺技,大家都被電得七葷八素的。他真是我們的驕傲!

 

arrow
arrow

    穗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