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0215934   

2/15,一歲十個月又七天,父子在科博館散步。

 

不說再見,無聲離開,就像一直都陪在孩子身邊一般。

 

以一般堪稱健全的家庭(父母都在)而言,親子身體的分隔與心靈的疏離大不同。前者是為了兼顧現實(通常是父母外地工作或子女外地求學)而不得已;而後者正是為了兼顧這些現實,疏於溝通而逐漸形成的心理疏離。

 

這段話裡有一個重要假設,即溝通是一個重要的變數,這個變數使得該假設趨於正向,樂觀。許多親子面對現實的分離,只要心裡都關懷著彼此,一有時間就聯絡通話,即使不在彼此身邊很辛苦,不過只要一來一往表達對彼此的思念,就是正向的支持與鼓勵。

 

然而在孩子尚未有溝通能力之前,他們大多只會放大情緒來表達不安,只要見人離開就會哭一場。該情況在許多大人身上還是看得見,他們對於伴侶,對於孩子,對於任何人際關係沒有信心,總是擔心對方離開或背叛,因此一有相處時間就黏對方黏得很緊,不留個人空間給對方,反而成為增進感情的絆腳石。

 

拜訪Angela姐幾次,發現她的先生總是在我們笑談之間無聲無息離開。以我們從小受的教育,說再見是一種禮貌,不過當時我以為這是他們夫妻之間相處的浪漫,或是對孩子特別的體貼。至少如此一來,孩子的玩樂與笑鬧就不必因為爸爸的離開而中斷。

 

相較於勛爸,總愛與兒子親一下抱一下再出門。然而每當勛爸準備離開,小勛就跟著穿外套穿鞋子,直到發現白忙一場,爸爸根本無意(也不能)帶他出門,他一定大哭兩三分鐘才又自行轉移注意力。不知該作何解讀:究竟是人的自癒力很強,亦或這些記憶早已在他心裡留下不可抹滅的傷?

 

年初訂閱巧虎之後,爸爸出門難免面對的兒子大哭終於不再。雖然一邊看巧虎一邊吃早餐偶然的分心還是會喊「爸爸?」然後往客廳方向探頭探腦,不過至少媽媽不用再面對不能安撫兒子只能等待時間過去的無力感。在他懂得「白天爸爸上班,晚上就會回來」這個規律之前,姑且就拜託巧虎了。

 

現代人不得不對「輕別離」作樂觀解讀。如上文所說,許多人必須犧牲大部分的自由(唸書以求得謀生能力,工作以賺取生活費)才得以換取有限的自由(平日的晚餐,假日的相處,或是不少的交通費與通話費)。不過如果我們不看重分離而重視相聚的每分每秒,那麼即使分隔再遙遠,亦可生信心。

 

arrow
arrow

    穗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