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210034619   

10/3路過台中新景點秋紅谷。

 

可能是經期快來,可能是週期性憂鬱再犯,也可能是自己無法滿足自己的核心需求,此時只消一點火苗──只要一丁點兒就好──脾氣就像火勢一樣噴發,瞬間延燒至身邊的人。最辛苦的就是兒子了。

 

「我只是太累了吧?」

 

我還有當媽媽的資格吧?

 

我還可以繼續當孩子的媽吧?

 

如果你和我一樣,偶爾只是因為孩子特別「盧」(話說,孩子哪天不盧呢?),心中的火山蠢蠢欲動──只要有這層意識,就趕快深呼吸,找到可信任的幫手,自己先遠離孩子,直到情緒平復後再回到孩子身邊。

 

大部分父母對孩子施以體罰(特指打罵孩子)都帶有父母本身的衝動與情緒,那是生活壓力假以管教之名行宣洩之實的出口。如果父母打罵孩子之後還能自省就會發現,除了由於孩子不聽勸而做出危及安全的行為,其他真的都沒有打罵的必要。

 

打罵只是激發我們的獸性,且無法產生教養之長期效果;但是短期效果真的看得出來,於是就會合理化打罵行為。本質上就有疑慮的教養方式,真的就只是倚賴許多藉口以「合理化」其存續罷了。

 

那為何這些你都知道,卻還是忍不住打罵孩子呢?

 

你只是太累了,需要休息;角色轉換一下,你會好很多的。

 

被孩子激怒的頻率增加只是提醒你:停損點到了,需要休息了。

 

為了避免後悔,趕快把媽媽(爸爸)的外衣脫掉;我們一天不當父母,孩子也可以活得很好!

 

 

 

休息去!

 

 

 

2012.10.20

arrow
arrow

    穗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