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昨天發生兩件事,一件事我現在已經不計較了,但昨天發生的當下我其實感到很憤怒又疲倦,連帶地影響了另一件事的發生,而後來的事直到今天對我來說都還沒解決,心裡已經在考慮讓它過去了,但是我還是放不下。

 

坦白說我真的知道,自己是一個難相處的人。這也是為何我心裡躊躇著要不要再有一個孩子,我感覺自己不適合與他人存在太多的連結。太深的交往,太長遠的關係,對任性的我來說無妨,但是對想討好我的人來說就很累。

 

昨晚之前,我持有的科技產品有iPad miniNOKIA C5-00這支手機。智慧平板是今年二月的時候孩子的爸說要買給我的,而手機是兩年前十二月的時候買的。C5-00這支比之前6120那支還不耐用,可能就像所有的車子一樣,不管再新只要一泡過水,從此以後的體質就每下愈況,而且手機對小孩的口水總是防不勝防。最近發現它傳輸線的插孔不靈光,幸好充電孔還能用。

 

先生昨晚就說要提早回家,休息一下一家三口散步去吃飯然後去看手機。我以為他要看自己想買的手機,所以我沒特別說什麼。等到了手機行,我才知道他是要買新手機給我。

 

其實我生氣的點不是又要花錢,而是我們去的兩間手機行都說現在具備照相功能的直立式手機很少,就連具備打電話與傳簡訊的那種基本款也很少見。可是我還是不能接受將電話電腦以及其他功能結合的智慧型手機,我向來不喜歡看起來很豐富其實很複雜難懂的東西。而且我的手機雖然看起來快壞了,但是它並沒有真的壞掉啊!在舊的還沒有真的壞掉之前,我不覺得自己需要接受新的。

 

我沒有跟你要,你不用急著給。我若有需要,自己會去買。我想捍衛的,只是這樣的自主權。

 

但是先生就說我很自私,他說萬一我爸媽或他很急著找我,我的手機卻壞了讓他們一時聯絡不到,該怎麼辦?

 

我不得不說,這點還挺有說服力的。如果手機的關鍵功能就是這一項,它也是我至今還持有手機不把它丟進垃圾桶裡的主要原因。我依賴手機是因為它可以讓我隨時聯絡我的家人,也讓我的家人可以隨時聯絡我,附加價值是它讓我隨時可以記流水帳、記靈感、記待辦事項,還可以隨時拍下兒子的模樣。

 

可是我卻必須因為市場趨勢而考慮智慧型手機。而且先生也不顧我的意願,一直要我去看店裡那些他覺得搞不好裡面會有我喜歡的手機。

 

從以前到現在都是這樣。

 

你不愛青菜,我沒有勉強你吃;你對我喜愛的電影沒興趣,我也不會強迫你看。你愛吃肉愛喝飲料,雖然對你體重不好,但我覺得你是大人,不管有沒有分寸,你應有能力對自己的身體負責,不干預是我對你的基本尊重。

 

如果不斷地付出與回饋才能讓你有愛人與被愛的感覺,我只能不斷地告訴你,我最想要的我們可以一起來努力一個月的歐洲文藝之旅」與「看你培養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這兩者就是我目前最想要的東西。

 

但除此之外,你還是可以給我們其他的。跟我們吃飯的時候可以一邊吃飯一邊跟我們聊天而不是頻頻講電話滑手機看電視,甚至偶爾像昨晚陪我們吃完飯然後在附近散步吹風,這些在你看來可能是很無趣的事情,對我們來說不只是互動更是尊重。

 

如果沒有被尊重的感覺,也就不會有被愛的感覺。這句話,不難懂吧?

 

大概是我不情願的臉太明顯,竟然淪落到被手機店老闆說教。最後買了,但適應手機大概需要一段時間吧。

 

大的解決了,再來換小的。(嘆)

 

昨晚因為在手機店太久,張小勛就一直吵著要回家。一路上不是很配合,連過馬路上都像袋鼠那樣跳跳跳,惹得我有點火大,好不容易回到家,我也沒心思跟他玩,他不想洗澡我也就由他,但是他在沙發上跳跳跳,在床上跳跳跳,一直被我制止卻不聽勸,最後在下床的時候一頭撞上木製衣櫃。

 

有時候我很想像電影蝴蝶效應的男主角那樣,使用回到過去的能力阻止可預見的災難發生。但大部分時候,我真的已經無感了。如果我對外使力,我會想要扁他,如果我稍微用力,我就開始說那一套「你跳一整天了,跳不停增加了你受傷的風險。所以你現在真的撞到,就是因為你沒有注意安全。」當然我有說,但是他就一直大哭。後來我索性什麼都不說,結果直到今天還是很鬱卒,因為我覺得他真的很欠扁,因為我覺得這件事我沒有圓滿解決。

 

「為何不管怎麼說,他卻依然故我呢?」

 

我經常懷疑起「要聽媽媽的話」這句話的正當性,所以其實我並不是很常對張小勛說這句話。除非有人能夠保證每個媽媽所堅持的生活方式都是完全正確的,否則教小孩一定要聽媽媽的話只是給媽媽方便而已。前陣子在一本書裡看見一段話,我想就拿這段話來讓我自己放下:

 

無論是姑息孩子的任性,滿足他所有的要求;或是一味強迫孩子服從父母的想法,因為父母的想法一定是對孩子「最好、最正確的」,兩者都不算真正的愛孩子。誰都不能否認「願意接受限制」與「願意接受自己的願望有時候不會實現」是人格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經驗和鍛鍊。在「對孩子徹底讓步」和「強迫孩子完全服從父母」之間,一定還存在更合理的中庸之道。

 

他不想聽,你就別說;他不想要,你就別給。在找到更好的做法讓對方能夠感受得到你的愛之前,我們只要還記得向對方說我愛你就好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付出 回饋 尊重
    全站熱搜

    穗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