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假設你與某人本來互不相識,不是說一定要給他完美印象,但是至少不要製造麻煩,這樣他才有可能跟你繼續往來。很多事不能等小孩入學再說,你以為什麼都交給老師教?老師又不是只要看顧你小孩,而且很多事等入學再學都太晚了,如果家長在家裡事事不要求,入學老師卻視這些要求為基本,小孩小則適應不良,大則抗拒入學。

 

這是家長種的因,卻是孩子乃至家長,甚至學校更乃至社會,往後不得不承擔的果。

 

雖然說孩子的行為不代表品格,但是行為多少可以反映一些訊息。比方說我兒子有時候會突然想不開就大叫「你不行!你不能!你不可以!」這反映了他在家是獨子,他都是一個人玩,於是「大家」都要聽他的,這個「大家」很多時候是沒有人,有時候是媽媽我,玩樂上他比家裡有手足的孩子有主控權,因此這是他進入團體不得不習慣面對的事。可是我就擔心他在學會處理人際挫折之前,給老師或同學造成了麻煩。

 

曾經在公園遇過比他小的女孩見他坐在地上,就一副小大人的樣子說「這樣不行!」本來只是舉起手作勢要打他,結果後來還追著他真打了他的頭。我已經快一年沒對他動手了,算是一步步落實將他視為個體,有時候他很over讓我快抓狂,他很怕我生氣就會跟我說我不能生氣,等於互相提醒彼此調整,他收斂行為我收斂脾氣。我想小女孩能有什麼打人的力道?但兒子跑來跟我哭訴他有多委屈,我想不是頭被打很痛,而是他無故被打很傷心。

 

我觀察這小女孩的行為,再看看帶她來公園的阿嬤,可能平常當阿嬤不准她碰什麼(髒)東西,阿嬤就是像這樣先裝出很兇的樣子說不行!」如果小女孩不聽話可能小手就被拍打或是直接被巴頭?我覺得正由於是親子,基本的身體尊重一定要有,否則你如何教育孩子往後與他人相處,哪裡被碰觸是安全的可接受的?哪裡被觸摸是危險的不可接受的?

 

曾經在公園遇過一對兄弟不歡迎兒子加入,隨手就拿約直徑五六公分大小的石頭往他的方向砸。幸好兒子沒有被砸中,但是當男孩們的母親以沒有少於三公尺的距離就聽不見的音量對他們說「你們在做什麼?你們在幹什麼?不能拿石頭丟人!」的時候,我不得不說不是她沒有努力,可是如果平時在教養男孩們的都是這位女士,那她身為教養者的魄力一定要展現出來,否則不管她說什麼都是白搭。

 

當我想要兒子把話聽進去,最好的辦法就是中斷他的玩樂。沒有玩具,沒有卡通,沒有其他人,就只有兒子與我。小孩是很容易分心的生物,這個世界有太多事情比媽媽說的話還有趣,但是有些事情是一旦小孩去做,後果卻是父母跟小孩都無法承擔。有無想過萬一石頭丟出去,本來只是想阻止別人加入,結果男孩無法控制力道與方向,然後不慎砸中別人的眼睛?

 

有時候無心的惡意,可以與有心的惡意相當。

 

造成的傷害相當。

 

上次回舊家找鄰居的兒子玩,他們倆拿著跳繩拉來扯去,我一時沒有警覺,結果兒子雙腳被鄰居的兒子用跳繩纏住,用力一扯,臉著地牙齦流血嘴唇瘀青哭慘了。我想男孩調皮不意外,但我都會拜託兒子別玩過頭害自己受傷。那次幸好牙齒沒斷,除了滲血瘀青但還在我可接受範圍;如果牙齒斷了或更嚴重,我可能就不再與之往來了。

 

很多事情發生了,受傷了,就當作是機會教育,這還算是豁達的說法,但是玩伴是我為兒子篩選的,我還是要為他受的傷負大半責任。不過害人受傷的也可以學到什麼吧,他至少可以學著如何道歉,而不是一邊哈哈笑,一邊對正在哭的受害者尖叫吧?

 

別以為小孩還小就注定做不好哪些事,這樣家長是在為自己也為小孩設限。其實家長可以為教育做的事很多,就看你相不相信孩子和自己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育兒生活 家教
    全站熱搜

    穗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