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ears   

當孩子摀住耳朵,大人就停下來吧。

 

一旦大人心中有這種疑問,不妨換作其他問題來問:

 

「孩子為什麼不聽『我』說話?」(而不是「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難道我沒有好好聽他說話?」(而不是「孩子本來就應該聽大人的話!」)

 

「是否雙方哪個部分需要稍做修正?」(而不是「孩子不聽話一定要好好處罰!」)

 

基於關心對方而提出的問題,才有可能改善彼此的關係。

 

大人之所以會擔憂孩子「不聽話」這件事,是因為傾聽(然後反芻)是我們很重要的學習途徑,而且順從的孩子能滿足大人的控制慾,也會讓大人在生活引導上很有成就感。

 

我觀察自己的孩子,不聽話有幾個原因:

 

、孩子根本聽不懂大人的話

 

、大人的關心沒有讓孩子感受到

 

、孩子想表達主見,想證明自己跟大人一樣有能力

 

、情緒過於激動

 

五、體力不支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重視自己的感受,但有時候你必須先對別人付出關心。孩子特別是這樣,很多孩子發現你願意聽他說話,他們就一直跟在你身邊滔滔不絕,而且還會反過來好奇觀察你手裡忙什麼。

 

那麼大人怎麼做才能讓孩子願意傾聽呢?

 

「我們來聊聊前幾天發生的事好嗎?」

 

「今天有沒有什麼特別的事想跟我講?」

 

「你現在可以聽我說話嗎?」

 

請大人確定跟孩子都在一個合宜的時空裡再開啟談話。沒有電視,沒有電腦,沒有低頭滑手機,此時此刻眼神專注於對方。也許會有些情緒,但說出來就好了。一天十分鐘也好,五分鐘也罷,請孩子分享他今天發生的事,你也分享你今天經歷的事。

 

對彼此訴說瑣碎的小事就像存錢一樣,一天存十元,一百天就是一千元,情感聚沙而成塔。

 

如果事情重要到大人必須板起臉孔,大人更要先得到孩子的注意才能談。倘若大人費盡唇舌後才發現孩子根本沒在聽,那可能會引發一場更大的災難。(受害者通常是孩子這樣)

 

在大人有餘裕,孩子也願意的時候開啟談話,專心聽彼此講話不插嘴,談話結束才移開視線,如此談話才能稱得上有質量,才能確保雙方都有收穫。

 

尊重別人就是從這些生活小細節習得的。

 

由於電視電腦智慧型手機,還有佔據很多時間的工作(與學習),多數人(包括我自己也要反省)的視野都被這些方框給框住了,跟身邊的人說話可以一邊低頭一邊「嗯」「是」「好」。我不在對方無法跟我eye contact的時候開啟談話,我也不喜歡難得出去吃頓飯卻有人一直低頭滑手機還不感抱歉。

 

直到成年之前,孩子都很需要典範的帶領與提醒。身邊大人怎麼對待孩子,孩子長大就怎麼回饋大人。

 

孩子注視著你是珍惜你;請珍惜孩子注視著你的眼睛。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親子溝通
    全站熱搜

    穗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