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前陣子看見有人在部落格寫下一篇文章,裡面多少點出我在看一些教養文章偶爾生出的不滿足。

 

目前市面上的某些教養專家或老師,他們所出版的文字何以讓人想要閱讀、分享、甚至花錢去買書、去收藏?他們的文字之所以讓人信服的原因是什麼?

 

他們是否擁有教育或兒童心理學的相關背景?他們是否經歷過教養上的困境並且正在努力克服中?他們是否在生兒育女之前已達某種程度的個人成就?他們是否能夠證明兒女在他們的教養方式下已達某種程度的效果或成就?他們的兒女在他們的教養方式下是否快樂?

 

又,或者是他們的生長背景或教養成就並不重要,而是我們自己始終像無頭蒼蠅一樣瞎忙,什麼都聽、什麼都看、什麼都好input(父母自以為求知求進步)的時候覺得那些專家說什麼都對、output(父母自以為在做父母)的時候卻什麼都沒有改變。

 

這是否反映我們其實很需要有人教我們做好爸媽,可是說真的我們又不想被別人說服照做?也許親子教養書籍的銷量反映許多父母的無助,但那些買單的父母以至於孩子究竟從這些專家或老師的建議得到多少幫助?或許孩子才是那個亟需從讓他們受困的親子關係分散注意力的人,但只有父母得到了戰友的安慰、孩子卻察覺不到父母的任何改變?

 

我是七年級前段班,從小在八分威權兩分民主的家庭下長大,我爸黑臉,我媽白臉,因此我大學以前不太敢跟我爸互動,但是我大學以後反而不太願意跟我媽交流。如果沒有情感互動的家庭叫作冷漠,那我們算是挺理性甚至近乎冷漠的非理想家庭。父母在成為父母之前,已經有好幾個角色需要他們扮演;但是兒女出生,他們就只是要求孩子扮演他們的孩子而已。他們是在威權家庭下長大,他們對子女使用威權管教是因為那是他們習慣而且最有效的管理方式。不意外他們不擅言詞,不擅溝通,習慣單向灌輸,熟悉上對下的說話方式。

 

在傳統的親子關係中,爸爸只能是爸爸,媽媽只能是媽媽,兒子只能是兒子,女兒只能是女兒。這是很僵硬的關係,會讓屈居下位的兒女或忍耐、或沉默、甚至衝撞在上位的父母。

 

由於這樣的背景,讓我不想要跟父母走同樣的路。但這條路因為沒有親近的長輩走過,所以其實我經常摔跤。我努力將兒子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但是人生經驗相對多的我常常想要一古腦兒告訴他怎麼做對怎麼做錯。因為我將他當作一個個體,所以他一歲多的時候就很有主見。他的好惡會表現出來,他要做就是要做,你告訴他可能的風險,他還是要做。然後他會受傷,然後他會慢慢記取教訓。

 

我慢慢發現原來自己的溝通能力跟父母相比是五十步笑百步。有段時間我只能選擇悶不吭聲,對他的企圖不表示任何意見,他應該感受得到我的不贊同,或者至少感受不到我的鼓勵。在這段時間裡,孩子想要探索這世界的企圖心是超越任何可能風險的,而這是為人父母的難處,我經常需要默默地做風險評估,即使他在評估尚未完成就做了,然後就無可奈何地受傷了。

 

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像是捏麵人的師傅,假使我們真心想做父母,我們就會自己去找資源、找專書、找人討論,想辦法努力將孩子捏成我們心裡期望的模樣。但是有時候當我們太聚焦於死板的理論或是完美的親子關係,你會驚覺原來自己距離理想的親子關係竟然是那麼遙遠。你會非常沮喪,非常洩氣,你愈是認同那些完美的親子關係,愈是無法肯定自己迄今為人父母的努力。

 

在不逾越道德與法律底線的前提下,我們其實擁有很大的自由來決定怎麼對待孩子,有很大的權力來決定怎麼經營親子關係,我們可以在既定的相處模式下選擇維持原來步調或是微幅改變。

 

畢竟成就不是一蹴可幾,問題也不是一蹴可幾。那些會造成心理壓力的教養書、雜誌、文章,減少閱讀的頻率或是乾脆別看了吧,偶爾看或完全不看不代表你是一個不做功課的父母,每天與孩子的親密互動就是紮實而積極的練習,而且這些練習是允許偶爾犯錯的,只要我們在孩子面前不拘泥於父母的角色,只要我們還保持著一顆開放鬆軟的心。

 

 

 

arrow
arrow

    穗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